危害荣誉罪:对互联网上攻击性出版物的调查

Forum for insurance professionals on data and technology
Post Reply
ishanijerin1
Posts: 63
Joined: Tue Jan 07, 2025 4:06 am

危害荣誉罪:对互联网上攻击性出版物的调查

Post by ishanijerin1 »

互联网促进了人类的互动,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这个空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观念、愿望和焦虑。但很多用户认为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说话并冒犯别人。他们混淆言论自由的原则,不尊重他人。任何人都无权威胁、冒犯、侮辱或诽谤他人的荣誉和尊严。这是犯罪行为。

即使犯罪行为发生在虚拟世界中,也并不意味着侵犯者可以免受制裁。互联网受法律管辖,需要通过调查识别网络犯罪分子,并使用法律规定的机制进行惩罚。

了解立法如何支持此类犯罪,以及数字专家在调保加利亚号码数据查互联网上的攻击性出版物时的工作是什么样的。 (查看我们的计算机取证和信息安全课程)

根据刑法第五章规定,保护荣誉的犯罪类型有三种:诽谤、中伤和侮辱:

诽谤
这是诬告他人犯罪的行为,可判处六个月至两年监禁,并处以罚款。明知信息不实而散布虚假指控的人也会受到惩罚。一个例子是某人在自己的 Facebook 个人资料上发表针对某种罪行的冒犯性评论,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犯下这种罪行。

诽谤
当某人通过披露有关他人的事实来贬低他人的形象和声誉时,他们就犯了诽谤罪,可处以三个月至一年的拘留和罚款。例如,如果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通奸者的照片,即使这是一张确凿的证据,该用户也犯了罪,因为无论事实是真是假,它都损害了相关人员的名誉。

受伤
侮辱罪与侵犯他人尊严有关,无论是通过侮辱、咒骂还是口头或身体行为。犯罪分子将被处以一至六个月的拘留或者罚款。如果侮辱涉及种族、肤色、民族、宗教、出身或老年人或残疾人的状况等罪行,则可判处一至三年监禁和罚款。这种类型的犯罪非常常见,例如,如果用户在互联网上对另一个人发表歧视性的评论,那么他或她就犯了侮辱罪。

此外,《刑法》还保护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与威胁和虚假身份有关的犯罪的受害者:

威胁
根据第 147 条,以言语、文字或手势或任何其他象征性方式威胁他人,对其造成不公正和严重伤害,可处以三个月至一年监禁或罚款。该案涉及通过连接到互联网的应用程序和平台(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私下的)接收威胁。

虚假身份
第 307 条规定,任何人伪造身份以谋取自身或他人利益,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将被判处三个月至一年的监禁或罚款。网络虚假身份是指创建虚假的个人资料,对他人实施恶意行为。
Post Reply